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长袖善舞 > 第五十二章 牛刀小试 2

第五十二章 牛刀小试 2

 热门推荐:
    “咱们并不指望通过一次涨薪对调动职工积极性产生多大作用,我已经说过,涨薪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正是咱们今天会议的第二个议题。”

    朱建怀向班子成员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从明年一月开始,全社员工,包括咱们在座的各位,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工资,另一部分为绩效工资。所谓绩效,就是要与所有职工的工作业绩挂钩。就这一议题,请大家共同商议实施办法。”

    朱建怀把话说的很明确,不是让大家商议这项内部政策是否应该实施,而是讨论实施办法,大家当然听得出来,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势在必行,这里只是让大家对实施办法提出意见或建议。

    会场沉寂了足有十来分钟,还是孙学峰首先打破沉默:“前面刚说了全员普涨工资,这又来个绩效挂钩,如果有员工业绩不佳,收入反而降低了,岂不是与提升全员收入的初衷背道而驰?”

    “咱们说的是平均涨多少,又不是保证每个人一定要涨多少。你说的这种情况当然应该引起注意,在制定具体细则时,即便对于那些没有业绩的员工,也要让他的收入多少有些增加,哪怕每个月增加三五十也罢。”朱建怀解释道。

    “那要先把基本工资定下来。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先确定平均普涨多少,基本工资不是普涨后的工资,否则基础将会很高,而是将普涨后的工资作为基础,定出一个百分比,以此作为基础工资。”

    方子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按朱主任的意思,这个比例要适当,以使那些没有业绩的员工也能感觉到收入的增加,也就是让那些没有业绩的员工也能拿到比原来略高的工资。”

    “是这个意思。”朱建怀点头称是。

    “若如此,这个比例的确定就需要一番精准测算。”方子凯建议道。

    “子凯的意见很好,会后莹丽带领财务科的人做精细计算,基本工资就以子凯提出的方案和原则来确定。接下来讨论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直说了,就是包括在座各位的所有人,从明年一月一号开始,都有揽储和营销任务,没有业绩的员工,只能领取到基本工资,有业绩的,按业绩提取绩效工资,绩效越好,收入越高。”

    “就是说即使一名普通柜员,只要业绩突出,他的收入也可以超过联社高管?”所有疑问,都是资历最老的副主任孙学峰首先提出来。

    “对,英雄不问出处。普通员工只要业绩突出,他的收入完全有可能超过咱们在座的各位,要不怎么叫激励呢?”

    “照这个弄法,增加的成本支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别到时候搞得‘偷鸡不成蚀把米’。”孙学峰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学峰的话虽然难听,但道理很明白。不过,咱们不可能笨到把员工业绩所产生的效益,全部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给他,那样可就真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我想任何一个管理者也不会这么愚蠢。”这话当然是说给孙学峰听。

    “这又涉及到一个比例问题。绩效提成太低,起不到激励作用,太高又对单位利益构成侵蚀,这之间肯定存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既照顾到单位利益,又能激励职工,这个平衡点还是要请财务科的同志进行详细测算,看看绩效提成的比例定为百分之多少较为合适。”

    “除去绩效提成,单位最终能剩多少?有没有存贷数量上去了,单位效益并未好转的可能?”方子凯的问题与孙学峰大同小异。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发生。实际上,咱们施行的这项政策,有点类似于企业里面的薄利多销,这些年我和各种各样的企业接触比较多,对这种营销方式有所了解。”

    “只要咱们的激励机制体现出它的效果,能使存贷总量增长到一定规模,全联社的利润就能达到一个可观的增幅。这种已经被无数企业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模式,相信在咱们这里也不会出现例外。”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激励政策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据消息灵通人士讲,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多年前就开始采用这种激励机制。”

    “这项措施看起来确实很好,有利于联社未来的发展壮大,但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员工社会人脉广,能揽来大笔的存款,从而获得不菲的绩效工资,甚至数倍于基本工资的绩效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有可能不正常上班,或者上班也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袁勇不无担忧地说。

    “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任何一项政策或措施,你觉得篱笆已经砸得够好了,但百密一疏的事还是时有发生。不过没关系,在这项政策之外,咱们还有员工守则和劳动纪律奖惩条例等约束性规章制度。”

    “袁勇的担忧,正是学峰将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工作。假设真有这种钻空子的人,绩效很好,工作却不认真,那么好吧,绩效提成该给还得给,基本工资按照奖惩条例该怎么扣就怎么扣,不管是谁,毫不客气。”

    “如果有人因为绩效工资很高,不在乎基本工资,那也不要紧,除了经济处罚,咱们还有行政处罚,还有辞退机制,我就不信有人会拿自己的职业当儿戏。”

    “要是咱们信用社真有这样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将他开除,这种人留在单位也是祸害,哪怕他能揽来大笔存款也没什么可惜的。”朱建怀这个表面和蔼的人,长期在基层和各种各样的员工打交道,内心早就练出了一股狠劲儿。

    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需要讨论的议题也讨论的差不多了,朱建怀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或建议。

    “我想问一下,考核业绩时,活期流水和定期存款的绩效提成是否应该差别对待?”直到会议接近尾声,何莹丽才提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非常专业。

    “这----,你倒提醒了,这确实应该考虑。”何莹丽提出的问题,在朱建怀酝酿这项政策时,他脑子里确实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细节。

    “不应该有什么差别吧?都是存款人的钱,难道还要人为地将它们分成三六九等?”方子凯对何莹丽的问题不以为然。

    “不是故意将存款分档,问题是不同的存款形式它们的销售用途迥然不同,产生的效益肯定也不一样。”何莹丽解释道。

    “子凯你想简单了,定期存款你可以作为定期产品往外销售,而活期流水也就只能作为拆借工具或让存贷比做的好看一点,二者的利差有很大差距,我认为应该在绩效提成的百分比上体现出来。”

    朱建怀进一步强调:“这不是说活期流水对咱们不重要,而是指它获得的效益与定期存款有较大差距,所以在绩效提成上要区别对待。当然,还是让财务科细算一下,究竟二者相差多少最为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