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长袖善舞 > 第一百零一章 顾虑重重

第一百零一章 顾虑重重

 热门推荐:
    第二天上午九点,乔倩准时来到朱建怀办公室,朱建怀让她直接去最西头的小会议室等候。

    会议室的门开着,里面亮着灯,看来为了上午的面试,管理人员早晨上班后就按上级的吩咐做好了准备。乔倩走进去,在一个角落拉把椅子坐下来等待。

    九点二十,陆陆续续进来四个人,三男一女,其中一位是董事长朱建怀。

    “你坐到那里去。”朱建怀指示乔倩坐到长方形会议桌的一方,他们四人坐在乔倩对面。

    “我先介绍一下,对面这位是今天来参加面试的乔倩。”朱建怀又向乔倩介绍了他的三位同事。

    “面试开始前,我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前段时间开董事会,因为要组建农商银行筹备小组,莹丽不是提出要辞去董事会秘书的兼职嘛,从那以后,我开始物色人选。前几天,咱们的老主任许增天向我推荐了文秘专业的乔倩,她昨天把毕业证书和简历刚给我送来,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和大家沟通,反正今天要参加面试,请大家理解。”

    讲完开场白,朱建怀宣布面试开始:“乔倩,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履历。”

    尽管简历写的清清楚楚,参加面试的领导也都一一看过了,但这道程序必须经过。

    “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单位招聘的,还是你自己找的?”袁勇第一个发问。

    “快毕业离校时,我在人才市场投了简历,那家企业正好需要一名办公室文员,我就这样去了那家单位。”

    “两年多来,你没想换一家单位吗?也就是跳槽。”方子凯问。

    “没想过换单位,因为我一直想回东兴,只要这边有机会,我早晚都会离开,所以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你是办公室文员,具体都做过些什么工作?最好说得具体一些。”何莹丽的问题一般都问得比较专业。

    “民营企业没那么讲究,他们不愿意在行政事务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两年多时间,只做了两三次正规文案,平时就是些收收发发、传真电话之类的杂事。”

    “这两三次文案都是你自己单独做的,还是和别人共同完成的?”

    “办公室只有我自己是专职文秘,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再说,我在大学学了四年,说句不谦虚的话,就他们单位那种比较简单的文案策划,做起来根本不用费多大力气。”

    ……

    通过半个多小时的问答,几位评委在多个方面对乔倩进行了考察。最后,朱建怀对乔倩说:“面试到此结束,你回家等通知吧。”

    乔倩走后,朱建怀问在座的其他三位对她的印象,可能因为朱建怀说她是许增天推荐的人,考虑到老领导的面子,方子凯头一回没有提反对意见,何莹丽说整体印象还行,袁勇更没说的。

    事后,朱建怀觉得如果将董秘的工作完全交给乔倩,还是有些不放心,他问何莹丽怎么看。

    “如果按照条件卡,乔倩不具备担任董秘的资格。首先,她的专业就不合适,别看他是本科文秘专业,你知道董秘的工作内容更多地涉及其他方面,文案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如果要招聘,也应该优先选择有金融、法律、财务等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

    “你不是从始至终也没反对嘛。”

    “见你当时说话的神情,我就觉得你自己是同意用她的,幸亏我没有反对,面试开始前,你又说她是以前的老主任推荐的,看来这个人是必用无疑了,别人说啥都是多余,面试也只是一种形式,对吧?”

    朱建怀沉默片刻,然后说:“事已至此,你说怎么办呢?”

    “还按你的意见办,过几天通知人家上班,要不还能怎么着?”

    “你不是担心她的业务能力吗?”

    “担心也没有用啊。要不这样吧,她来以后,董事会日常事务和所有文案的起草、管理由她来做,以她的专业背景,她做这些工作应该得心应手。”

    “其他工作怎么办?”

    “与业务有关的工作暂时还由我来做。第一,她不懂业务,很多工作她根本做不好,甚至做不了;第二,董事会的内部事务和许多业务信息需要保密,你觉得让一个初来咋到的人掌管全行的机密信息合适吗?”

    “嗯,我没考虑这么仔细,不过你说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只是这样一来,你的工作负担也没减轻多少啊!”

    “没办法,暂时只好这样了,等她熟悉了相关业务,咱们对她有了深入了解以后,这些工作最终还是要完全让她来做。既然决定用人家,在考察一段时间后,如果认为人品没问题,该信任人家,就得大胆使用。”

    “那就这么定了,四天后通知乔倩上班,到时候你和她做移交,把她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向她交代清楚,我就不出面了。”

    “好,就按你的意思办。”

    谈完工作,何莹丽回自己办公室,刚走到门口,朱建怀又把她叫了回来,“你刚才的话提醒了我,你说得对,既然录用了人家,咱们就得大胆使用。”

    “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和乔倩办完交接后,你们筹备小组也差不多该正式启动了,如果董事会这边她的工作不是很忙,是不是可以让她在剩余时间里参与到筹备小组中去?这样可以让她多向你学习,早点熟悉业务,你也好早日从董秘的事务中完全解脱出来。”

    “这样当然好,有利于她尽快熟悉业务,只要她愿意。”

    ……

    滨海农商银行筹备小组于半个月后开始正式运转。有了上次筹备滨海合作银行的经验,这一次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显得有条不紊,小组里的专职人员只有三人,工作内容也被分为政策法规、组织构架和条件差距三个方面,三名专职人员各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最后由何莹丽统筹。

    根据筹备人员陆续整理出来的资料,何莹丽越发感觉到,将来的农商银行在组织构架和治理结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现在这种模式照搬到将来的农商银行,是绝对行不通的。

    一天上午,何莹丽向朱建怀汇报工作,最后闲聊时,她提到农商银行对治理结构要求很严,组织构架方面,现在的董事长和行长一人兼任的模式,将来肯定不允许。

    这话要是出自他人之口,朱建怀会非常反感,但从何莹丽嘴里说出来,他不得不听下去。说实话,他宁愿不改为农商银行,也不愿意交出行长一职。

    何莹丽知道朱建怀的想法,“其实,董事长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行长就是一个执行人,跑腿的。”

    “这个道理我懂,我不是贪恋行长手里那点权利。”

    “你的顾虑我也清楚。我觉得关键在于怎么处,毕竟是你领导他,只要相处好了,说不定比你自己兼任行长办起事来还要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