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长袖善舞 > 第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

第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

 热门推荐:
    一场竞标会,就这样变成了大清公司与永嘉置业的短兵相接。

    “这样行吗?”石大清有点不敢相信!鉴于他和朱建怀之间那层特殊关系,他一般不问这样的问题。

    “没事,你去做吧。”

    石大清意识到,朱建怀对这个项目好像也是志在必得。

    当石大清把这个垫付比例告诉评审委员会时,几名评审委员也有点惊异,一名委员问永嘉公司的代表还要不要往下继续,这名代表要求稍等,他要将情况向公司高层汇报。

    五六分钟后,永嘉公司的竞标代表接到电话,是公司高层打来的,只讲了几句就匆匆挂断了电话,他随后告诉评审委员会,永嘉公司退出竞标。

    在这场不大不小的竞争中,大清公司大获全胜。尽管如此,朱建怀认为这只不过是初战告捷,丝毫不值得庆贺。

    通过这件事,大清公司在DX市地产界出名了,同行们一方面对这个生猛的后起之秀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对它的来头十分好奇。有些同行在私下里千方百计打探这家公司的背景,打听来打听去,也只知道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石大清,原来是农行职员,而且是没有官位的普通职员(银行办事处或营业部的内勤主任不算什么官职)。

    更令人泄气的事,有人通过刨根问底,得知大清公司迄今为止,在农行没有一分钱贷款。

    在DX市地产界,迎春置业的谢云祥知道部分内情,但以老谢与朱建怀的关系,他也不会随便向外谈起这些内幕。

    阴历正月底,谢云祥约朱建怀聚会,正好朱建怀也想听听老谢的高见。

    除了银行的日常管理,朱建怀前段时间还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撬动建材市场规划和承建建材市场的竞标中,这段时间忙的他不可开交,他与谢云祥已有两个来月没有见面了,就连春节前后都没有机会在一起吃顿饭。

    在“鲜味斋”的小包间里,谢云祥与朱建怀和石大清,都是两个多月来第一次见面。端起酒杯后,谢云祥首先祝贺大清公司打了个大胜仗。

    “这算什么呀,说是初战告捷还差不多。”朱建怀满不在乎的样子。

    “你说得倒是轻松,你知道大清公司挤掉的和战胜的是哪两家开发商吗?”

    “不知道,我又没去参加竞标。再说,我们对全市的地产企业不怎么熟悉。”

    “那我告诉你吧,大清公司挤掉的那家企业,叫‘兴隆地产’,它的实力在全市地产界排名第二。最后竞标战胜的那家企业,叫永嘉置业,其实力在全市地产界排名第三。”

    “是吗?人家大清公司上哪儿知道他们是谁。”

    “我也算是本市地产界的老人,就凭迎春置业的实力,我见了上面提到的两家企业,都是绕道走,尽量不和他们面对面竞争。”老谢所言不虚,他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

    “哟,按你这个说法,为了避免和他们竞争,大清公司不应该参加竞标?”朱建怀有些不解。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有条件有实力的后起之秀,就是应该和那些行业老大们掰掰手腕,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竞争!”

    “你这话也太难听了,什么叫死在沙滩上?不就是一次普通的竞标,又不是你死我活。”

    “话不好听,但道理不差。另外,说实话,没有朱董在背后力挺,就凭大清公司,拿什么去竞争?你说对不对?”老谢对石大清说。

    “朋友嘛,这种时候不出手相助,还叫什么朋友?我是给了他们一些支持,但他们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言归正传,他们还想听听你谢总的高见呢,大清公司开发承建的第一个项目就要开工了,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和我们共同的朋友,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说来听听。”朱建怀非常认真地说。

    “我也称不上资深人士,只是进入这个行业稍微早一点,完全是经验之谈。要说建议,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为什么如此强调管理二字?朱董你就是一名高级管理者,你比我更清楚管理的重要性。从宏观的角度看,管理都是相通的,但在微观方面,各行各业的管理理念又各不相同。”

    朱建怀端起酒杯,示意边喝边谈。

    老谢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继续说:“就地产开发行业来说,管理有其特殊性,暂且不谈诸如企业文化、预算精髓之类的高深理论,最起码需要做到三点。”谢云祥伸出手指一一道来:

    首先,扎紧篱笆,堵住漏洞。地产业结构松散,点多面广,人员复杂,物资种类繁多,进出流量大。稍有疏忽,将给企业造成重大浪费或损失。

    其次,财务预决算要尽量及时,做好做精,项目之间必须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每个项目动辄数千万,甚至几亿十几亿的资金,各个项目资金占用率、资金周转率,都要与项目利润挂钩,最后结算时,哪个项目挣钱,挣了多少钱,都要一清二楚。

    第三,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还是要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对外树形象,对内聚人心。

    第四,注重人文关怀。地产业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人员密集的企业,现在各种类型的人力成本越来越贵,在尽量节约的前提下,该配备的人员必须配置,在薪资和福利方面,尽量做到位。

    石大清听得特别认真,朱建怀也不时点头。

    “我说这些都是一般而言,其实只要正式做起来了,你在管理中自己都能悟出一些道道来。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每家企业的管理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像居家过日子,各有各的活法。”

    谢云祥说完,石大清端起杯子和他碰杯,感谢老谢的指点。

    听完了谢云祥的经验之谈,朱建怀又把建材市场规模和配套设施的面积告诉了老谢,要他帮着推荐几家建筑施工单位。

    “你们喜欢本地企业,还是外地施工单位?”老谢问朱建怀问。

    “本地外地还有什么区别吗?”石大清问。

    “本地施工企业可以容忍较高的垫付资金,但关系不太好处;外地施工单位比较好说话,不过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垫付太多资金。用谁不用谁,你们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

    “哦,原来是这样。现在的情况是,建材市场除了大清公司,还有另外一家业主。酒店和家居广场,只属于大清公司。”

    “如果是这样,我建议建材市场这边,你们用外地企业,酒店和家居广场,用本地建筑单位,因为本地企业可以垫付更多资金。”

    “嗯,这个下一步再仔细斟酌,你还是先考虑为他们推荐几家施工企业吧。”

    ……

    在回家的路上,朱建怀合计着:老谢不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酒店和家居广场是大清公司自己的产业,建设资金全部来源******公司,倒是建材市场,有两家业主,建设资金的垫付比例,确实应该好好算计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