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长袖善舞 > 第九十章 撬动规划 5

第九十章 撬动规划 5

 热门推荐:
    “哦,这就是说你们有闲置土地。当初拿地,说不定还想多多益善呢。”

    “这就没法说了。谁都知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于事无补。”朱建怀也是一脸的无奈。

    “唉,朱董事长对他们公司的事也很关心嘛。”

    “不瞒程市长,石总是我很好的朋友,他们公司还是我们银行的重要客户,所以我也为他们着急。”

    “嗯,房地产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你们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石总又是你的好朋友,你替他们着急,这可以理解。可是,你们找到我,我又能为你们做什么呢?”

    朱建怀和石大清都没有说话,马清林接过话茬,“他们想请你帮着改变建材市场的规划,”

    没等马清林说完,程市长一连说了三个不行,“规划已经铁定,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做出更改。”

    “这是他们开始的打算,我告诉他们这根本办不到,后来他们改变了想法。”

    “对,马主席知道,这么重大的规划,不可能随便更改。”

    “程市长,他们已经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只想让将来的建材市场把他们闲置的土地包括进去。”

    “哦----,不过,这也涉及改变规划呀?”

    “部分改变,准确地说,只是将原规划扩大。”马清林急忙解释。

    “部分改变也好,扩大规模也罢,说到底,还是要改变规划,对吧?”

    “那倒是,不过这比整体推翻要容易多了。”马清林还想解释,他在程市长面前,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你知道,只要涉及改变规划,事情就不好办。”程市长放慢语速,非常认真地说。

    “你是主管市长,办法肯定有,我这带着他们来求你,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或建议。”能说出这番话,说明马清林和程市长的关系非同一般,也只有把话说到这种份上,程市长才能有所动作。

    今天这个场合,明摆着是马清林求程市长办事,到了关键时刻,他必须出面说话,只有马清林说话,程市长才能给面子。至于朱建怀和石大清,他们和程市长一无交往,二无交情,人家程市长上哪儿认识他们?

    “其实,你们的要求按说也不是多么无理,说白了,不就是扩大建材市场规模,增加其营业面积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项目本身还是一件好事,规模扩大了,还有利于将来对外招商。”

    “就是嘛,这不应该成为一件难事呀。”马清林帮着腔。

    “事情要是像你我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这里面不是还有个政府的面子问题嘛。这件事儿要是遇到阻力,麻烦就出在这里,反对的人一定会拿政府的面子说事。”

    “你说怎么办?”马清林问。

    “具体办法现在说不准,我先给市长吹吹风,说有企业愿意出资扩大建材市场的规模,看他什么态度,再相机行事。”

    “嗯,目前也只好这样。”马清林看着朱建怀和石大清。

    ……

    饭后,程市长的司机接他回家了,马清林与朱建怀和石大清同坐一辆车往回走,在车上,石大清将一张存有五万元的银行卡塞到马清林的上衣兜里,“这是干什么?”马清林往外推。

    “马主席,你在外面应酬多,你们政协机关的费用报销肯定卡的比较严,这就当做一点零花钱,你别客气,收着吧。”朱建怀劝道。

    “上次不是给了吗?已经不少了。再说你们是小汪的朋友,朝他的面子,你们的事我会尽力而为,这个还是拿回去吧。”马清林往外掏卡。

    朱建怀按住马清林的手,“马主席,你咋这么客气呢?上回是上回,这次是这次,你别往外推了。”

    “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清林不再推辞。

    “马主席,还想向你打听一下,据你对程市长的了解,他有什么爱好?”朱建怀问。

    “他呀,学理工出身,对字画墨宝之类的东西没有兴趣,他不抽烟,至于品茶喝酒,这也平常,不算什么爱好。你这个问题把我还问住了,这样吧,明后天我打听一番,再给你打电话。”

    “那好,这个事你还真得放在心上,抓紧时间帮打听一下。”

    先把马清林送到家,再送朱建怀回家,其间有二十来分钟车程。石大清在车上提醒朱建怀:“光打点马清林,这件事可能不好办。”

    “我也这么认为。具体办事儿的是程市长,只要他使劲,事情就好办,他不使劲,其他人都是枉然。但马清林也必须打点,否则,咱们见不着程市长。”

    “可程市长那里怎么办呢?咱们和他初次打交道,这种人一般都很谨慎,直接给钱怕是不会要。”石大清对官场政界的办事规则也多少了解一些。

    “他们多谨慎呀,直接给钱断然不会要,弄不好还会杵得咱们一鼻子灰。”

    “是啊,这送礼还挺费脑筋。”

    “等两天吧。刚才我不是让老马打听嘛,看看他打听到的是什么情况。”

    ……

    第三天下午,朱建怀接到马清林打来的电话,老马在电话里说,经多方打听,得知程市长对古玩有点兴趣,主要喜欢收藏中小型烧制器皿。

    有了目标就好办了。朱建怀办理类似事情早已得心应手,出于谨慎,他觉得初次交往,价值太高的东西对方不一定肯接受,二三十万的价位比较合适。这个价位的东西,既具有一定的价值,又不显得很唐突,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

    朱建怀马上和省城一位与古玩界颇有渊源的朋友联系,请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帮助寻买一件价格在三十万左右的古瓷器。

    一个星期左右,省城的朋友给朱建怀打电话,说有一件宋代官窑圆形洗,价格三十万出头,问他意下如何?朱建怀当即表示,只要是真品,可以马上定下来。

    上次见面后,又过去了近一个月,程市长那边没有任何音讯,朱建怀有点着急。他派专人专车从省城取回那件瓷器,让马清林约见程市长。

    这次见面的地点,定在海边一家开张不久的海鲜酒店,这里位置比较偏,熟人少,出入方便。

    傍晚六点左右,上次见面的原班人马,先后到达石大清事先预定的酒店包间。宾主落座后,马清林请程市长点菜。

    “既然到了海鲜酒店,那就以吃海鲜为主吧。”程市长提议道。

    “好,咱们今晚以吃海鲜为主。”朱建怀也赞同。

    “吃海鲜,点菜就简单多了。”程市长没用几分钟,就安排好了所有菜品。

    等待上菜的功夫,朱建怀并没有询问上次已经谈到的话题,而是说:“听说程市长对古瓷器颇有研究,这可是一种难得的雅兴啊。”

    “谈不上研究,只是略有兴趣。”

    “那也很好呀。程市长,我这里有一件藏品,据说是宋代官窑圆洗,不知真假如何,请程市长过目。”石大清打开身旁的一只精致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