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长袖善舞 > 第四十四章 期望 1

第四十四章 期望 1

 热门推荐:
    为了接石凤玲进城,朱建怀特意请了两天假,头天晚上他打电话让凤玲在集上多买些菜。第二天上午,朱建怀很早就开车往家走,到家才上午八点多。

    他告诉凤玲中午要请他父母和兄弟一家人来家里吃饭,凤玲建议把他一个嫁在本村的妹妹一家人也请来,因为都在一个村,请这家不请那家,传出去让人知道了会引起误会,也就是多炒几盘菜的事,桌椅餐具都够用。每年春节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几家人也都集中在朱建怀家里,石凤玲多年前就备齐了足够的桌椅碗筷。

    石凤玲在家忙着做饭炒菜,朱建怀出去请客,当然得先请他父母。

    还是过春节见过面,朱显民夫妇也有半年多没见着大儿子朱建怀了。他们正要下地干活,刚出门,朱建怀叫住了他们:“爸,妈,你们干啥去?”

    “下地干活,你咋回来了?”老两口站住,朱显民问。

    “我回来办点事,你们中午去我家里吃饭。”

    “不过年不过节的,去你家吃啥饭?”常桂华说。

    “别问为啥了,叫你们去就去吧。除了你们,也把我兄弟和二妹两家人都叫来,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先别问那么多,建怀叫去就去吧。”朱显民对常桂华完,又转身对朱建怀说:“你兄弟和你二妹家用不着你亲自上门请,给他们打个电话就行了,中午吃饭的人不少,你还是回家帮凤玲忙活吧。”

    “那样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你是大哥,他们比你小。你要是觉得不合适,我给他们打电话。”

    “那也行。这样吧,我先打电话邀请他们,过一会儿你再给他们打个电话。”

    “好,你回家去打电话,我等一会儿再给他们打。”

    “就这样定了。爸妈,你们一会儿也早点过去。”

    中午吃饭正好十口人,围了一大桌子,除了朱建怀的父母,还有他兄弟朱建文一家三口和二妹朱临香一家。与春节的团圆饭不同,这次家庭聚会是把所有菜肴全部端上桌子后,包括女主人石凤玲都坐到桌前才开始。

    朱建怀把他父亲、兄弟、二妹夫邢德生和他自己前面的酒杯都倒满酒,没等他说话,老父亲朱显民说:“都先别动筷子,建怀,在吃饭之前我想问个问题,问完了这顿饭吃得才安心。”

    “什么问题?你问吧。”

    “就像你妈说的,这一不过年二不过节的,今天甚至连星期天都不是,你把我们这么多人叫来吃饭,是有事情吧?”其实,这也是朱建文和朱临香想知道的。

    “爸,我本想边吃边说,免得耽误大家吃菜喝酒,其实就算你不提出来,我肯定也得告诉大家今天中午聚会的目的,但我还是不想把气氛搞得太严肃。来吧,喝酒的都端起酒杯,不喝酒的拿起筷子,咱们先喝口酒吃点菜,再说不迟。”

    众人举杯动筷。“酒喝了,菜也吃了,这下可以告诉我们了?”朱显民放下筷子等着。

    “好吧,就按你的要求办。看来在我说出来之前,你不会让大家痛快地喝酒吃菜。事情是这样的,”朱建怀先把接凤玲进城的事告诉大家,又把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委说了一遍。

    “嗯,这件事做得对,你们相互也好有个照应,凤玲自己在家太辛苦了。”常桂华说道。

    “大哥,我们都觉得你早该把大嫂接进城去,她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听说你在银行升官了,那些条件比你差得多的人都把老婆孩子接进城里,你是银行的大领导,这件事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朱建文和朱临香不约而同地说。

    “我知道你大嫂在家挺辛苦,但事情并不像你们说的那么简单,另外,我也算不上什么大领导。做事情应该讲究个水到渠成,等条件成熟了,自然就会有结果,不要勉强。”朱建怀给他们解释。

    “你大哥说的有道理,他做事有分寸,你们就不要跟着外人瞎起哄了。不过建怀,今天借着这个话题,我想和你说几句题外话。”

    “什么话?你说吧。”

    “现在你一家人都进城了,朱勇不管升学情况怎样,将来你肯定要在城里给他安排工作。再看你这侄女和这外甥,我看升学也够呛,在适当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该为这两个孩子考虑一下他们将来的出路?”

    “这……,”朱建怀显然没想到父亲会提这么个话题。

    “村里有人问我知不知道你在银行当大官了,我从不向你打听这些事,当官自然是好事,我和你妈打心眼里为你高兴。”朱显民先看着二儿子朱建文一家,又看了看二闺女朱临香一家,说完后,把目光转向朱建怀。

    “爸,你这是在给我施加压力呀。”朱建怀半真半假地说。

    “看看咱们这个家,除了你这个当大伯大舅的,你的侄女外甥外甥女还能指望谁?我说这话也不是给你施加压力,只是给你提过醒,在有条件时,别把你兄弟姊妹的事给忘了。”

    “你老人家放心吧,该怎么办,我心里有数。”

    “那算我多操心了?”

    “也不是。好了,这个话题到此吧,咱们喝酒,大家吃菜,都别放筷子。”朱建怀带头端起酒杯。

    “我走以后,咱家这土地怎么办?你要不要在这里和大家说说?”石凤玲问朱建怀。

    “哦,对了。爸妈,家里这十来亩地让你们和建文种吧,一家一半,怎么样?”石凤玲的话提醒了朱建怀。

    “我和你爸都这把年纪了,我们把自己那点地种好就不错了,哪有精力种你们的地?”常桂华说道。

    “那怎么办?不行全让建文种。”

    “建文家的地已经不少了,他还时不时出去做点短工赚钱,你们家的地全部给他,恐怕他也顾不过来。要不让一半给临香家,你们愿意种吗?”朱显民征求二女儿朱临香的意见。

    “行,我们种吧,要不撂荒了多可惜。”朱临香两口子同时点头同意。

    “种你们的地,还多少给点租金吗?”这是朱显民替朱建文和朱临香问的。

    “租金不租金的无所谓,一两千块钱,他们要给就给你们二位老人,我们不要。临香说的对,种着总比撂荒强。”

    土地问题交代好了,石凤玲对常桂华说:“妈,我们走后,家里的钥匙留给你们一把,隔个三五天,你们把门打开,到院子里转转,进屋来看看,帮着照看一眼。”

    说到这里,朱建怀提议大家往下只顾喝酒吃菜,不要再讨论别的事情,他说城里到家没有多远,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有什么事情,老家人可以去城里找他们,他们也可以随时回来。

    酒足饭饱之后,朱显民等人各自回家。石凤玲收拾完餐具桌椅,跟朱建怀说她想回趟娘家,跟年迈的父母告个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