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抗日之超级壮丁 > 第五十四章 争命8

第五十四章 争命8

 热门推荐:
    .reacop{fontstyle:noral;fo:100;textecoration:no:i;}.reacoe{isplay:none;visility:hien;}

    几天后,国际友人来了,一波是德国人、一波是苏联人,他们都在国军派有顾问,两场长江伏击战没能瞒过他们。

    和友邦人士交谈,赵诚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他还是给boss提了要求,请保密部门安排人在场,万一说了不该说的,好有个补救。上级很高兴,年轻人懂事啊

    先来取经的是德国人,一个是德国国防军、一个是党卫队,两人之间的冷漠连赵诚都看出来了。基本上是有问有答,这个没什么好隐瞒的。德国人不断感叹赵诚的好运气,但是对赵诚安排伤员做自杀性攻击一事,他们觉得太不人道了。

    后进来的是苏联人,他们比德国人热情的多,上来先是巴拉巴拉的恭维,赵诚也说了些场面话。一样的问答模式,苏联人收获的很多:利用有利的地形,可以充分弥补兵力和兵器的不足;没上过军校的工农子弟,照样可以打胜仗;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术

    在后头旁听的军统军官感慨最多,这种仗,国军打不起。按这么个打法,军需官非得集体上吊不可。

    赵诚也有收获,外国佬都带了礼物。德国人送了两支20响,苏联人送就两支tt33手枪。他抽空回了躺驻地,房子已经被日本人炸塌了,万幸啊,大家都先走了,不然都得交代在这里。

    29号,田家镇要塞失守了。据撤回来的伤兵说,战斗及其惨烈,参战的44师、32师剩下的兵力都不会超过一个团。武汉彻底进入了临战模式,道路设岗,要地加哨。所有人都取消休假,全体军官都分发了枪支。

    赵诚去单位领军费和工资的时候,也发了支十响驳壳枪。会计发了云南仓库三个月的经费、加上预支的弟兄们三个月的工资,一共一万八元,他直接把钱在金店换成了金条。让赵诚觉得意外的是,国民政府居然没有对黄金和外汇进行管制。

    10月23日,日本人广播里传来了消息,广州沦陷了。不少官兵开了小差,赵诚在单位宿舍看见了不少被扔掉的军装和武器,他捡了十几支短枪放在背包里,一挺捷克式直接扛在了肩头。马路上没有行人,连交通警也不见了,遍地都是瓦砾和杂物,远远的可以听见部队炸毁工事和各种设施的响声。

    码头还挤了不少等船撤退的军民,南行的疏散火车也塞的像沙丁鱼罐头。

    转移阵地的军队和向后方逃难的人民群众、机关、学校,为了抢夺交通工具,乱作一团。为了抢夺轮船而溺死江中的比比皆是。火车车厢挤得水泄不通,车篷和车厢底下,凡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人。火车开动只能看到车轮在转,好似一座人山在爬行。

    赵诚安排了汽艇来接自己,有南京撤退的教训,他把街头地点放在了远离码头的一块江滩上。去的路上,赵诚碰见了表叔和孙莹,他俩奉命潜伏下来。赵诚直接用砖头拍晕了表叔,又用手刀打晕了孙娟。他把表叔拖到了小树林里,留下了两支捡来的短枪,还塞了字条和一千美元在他兜里,冒险是老爷们的事情,姑娘带去重庆了,于璐那里需要帮手。

    24日早上,汽艇到了宜昌。宜昌江边从一马路到13码头数里长的空地上,已被密密匝匝的各种亟待转运的货物拥塞得水泄不通。从城区通惠路到船码头,大街小巷都是人,所有的旅店客栈、学校都挤满了人,不少人只能露宿街头,或是栖身屋下。

    赵诚没有办法,只能先去民生公司宜昌分公司,这里被购票的人群挤成里三层外三层,一些武装押运货物的军官气势汹汹,大家为了船的事情就差火拼了。

    大楼里面正在开会。半个多月前,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命令将民生公司所有船只,一律开到武汉长江下游田家镇凿沉,用以封锁江面,阻拦日军军舰沿长江进犯武汉。卢作孚坚决反对,便利用他作为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的身份发表声明,强调当前水运紧张,请军政部冷静考虑封锁航道不用沉船的办法。他提议,招商局、民生公司的船只全部调往宜昌,紧急运送撤退的企业设备,承担疏散人口和运送出川抗日军队的任务。以此为由,他说服了蒋委员长取消了沉船决定,改用锚雷做封锁线。

    卢先生去找老蒋之前,还特意找过赵诚,赵诚玩水雷的本事对他没有保密。赵诚修改了卢先生的方案,要布设不定时爆炸的水雷,同时大量释放漂雷主动进攻。开什么玩笑,没有运输船,所有的物资要么销毁,要么只能留给日本人。

    日军攻下武汉后,必然会接着进攻宜昌。长江上游还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较大轮船尚能航行,过后便是漫长的枯水期,大型设备根本无法入川,所有的人和货都必须在40天内运走。昨天他一到达宜昌就通宵达旦做出一份紧急运输方案,现在正在召集各机构代表进行部署。

    赵诚最怕开会,自己跑到休息室里听广播,电台里传来了重要消息,蒋委员长正式下达放弃武汉的命令。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郑重宣布“我军自动退出武汉”。汉口市长吴国桢宣称:“保卫大武汉之战,我们是尽了消耗战与持久战之能事,我们的最高战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我们的人口疏散,产业的转移,已经走得相当彻底,而且我们还掩护了后方建设”广州沦陷,日军切断了粤汉铁路,武汉地位已失重要性,自动放弃,可以保全力量,作为持久抗战与争取最后胜利的本钱。

    民生公司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从民间征集了860艘木船,再加上自行建造的1200艘木船,加起来有2000多艘。这些木船大的能载重120吨,小的载重不过20吨。静水无风时,一天最多能走50里;顺风时张帆航行,一个小时就能走50里。

    船只进入三峡的急流险滩时,一旦逆水而上,就只能依靠纤夫拉纤。有些地方,即使有几百名纤夫全力拉拽,一小时也只能往前挪动个十几步。

    有些地段,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纤夫们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一旦没有风,所有依靠风力前进的船只都只能下锚等待,耽搁和个三四天都是运气好的。平均下来木船上行大概要30至40天左右,顺水而下也需要10至15天。

    两千条木船和28艘大马力小船轮、五条汽艇在川江来回穿梭,宜昌大撤退就此拉开了帷幕。赵诚跟着卢作孚先生去了码头,护送孤儿院的几百名孤儿难童上了第一艘从宜昌去重庆的船。

    为了缩短运载时间,民生公司根据公司船只的马力、吃水情况,将整个运输划分为三段,进行交替运输。重要物资和大型货物则由宜昌直接运至重庆,并在重庆满载出川抗日的士兵,再顺江而下。客运舱实行“坐票制”,将二等舱铺位一律改为坐票,这就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客运量。同时,降低收费,对公教人员实行半费,对战区难童免费,军工器材每吨3037元,其他公物每吨40多元,民间器材每吨6080元。

    外国公司的轮船发了横财,运费直接翻了五倍,每吨300400元增加运力,他们采取少装煤,然后再沿途码头分段加煤的方法,争取收益的最大化。

    赵诚放弃了货船,从民生公司要回了五艘汽艇的运营权,这几艘汽艇新下水不久,做工精良,保养良好,不仅加装了装甲,还有高射机枪,是目前川江航线上最安全的船。

    赵老板开始亲自上阵卖船票,他准备把日后招兵买马的军费挣出来。买票的人非常多,用来做销售点的小亭子当时就被挤塌了,赵诚眼疾腿快,才没有被活埋在里面。孙莹半道上就醒了,她知道赵诚是一番好意,尽管头很疼两边拒绝上船时,又被打晕了一次,可她一点没生气。但是,看着赵诚在发国难财,姑娘怒了。赵诚不以为意,没有钱,弟兄们在昆明吃什么他们有钱,为什么不掏些出来支援抗战。

    一两黄金一个座位,每人限带10公斤行李。七百张船票很快都卖出去了。剩下的座位都免费给了孤儿院,估计能装六百个孩子。

    听到赵诚还免费运送六个孤儿,孙莹的脸色缓和不少,她悄悄背过身去扔掉了手里的红砖。赵诚的善举,让他意外躲过了被砖拍死的下场。

    10月26日,汽艇出发了。第二赵诚的第二批高价船票,又引起了疯抢。价格涨了五成,然有人抢着要,赵诚被堵在住处,天天有人要请客吃饭,甚至有人塞红包。饭吃了、红包收了,原价卖票,还得了人情。赵诚笑的合不拢嘴

    五天后,汽艇又出发了。赵诚定做了一批软垫子放在座位上,每张船票还送一份报纸和两个苹果。比高铁还实惠。

    第三批船票直接长到了二两黄金一张,请客吃饭的人更多了,连续几天,顿顿喝酒,赵诚有些吃不消,直接让他们折现了事。

    第四批船票开卖的时候,终于麻烦上门了,有军队的人拎着枪来要票,扬言要征用汽艇。赵诚掏出了自己的盒子炮,还架起了机枪。想抢船,日本人那里多的是对方看见架势不对,灰溜溜的走了。

    为了避免再次遇到麻烦,售票处提前预售了第五、第六批次去重庆的船票,委托了民生公司的人处理登船事宜。赵诚决定跟着汽艇先走,坐的就是于璐去重庆时坐的那艘汽艇,亲他自守在每制大口径高射机枪旁边。

    汽艇编队在长江上高速前行,很快超过了不少先走的木船船队,不时能看见搁浅和被炸毁的船只。在一些险滩,还能看见纤夫和乘客们在岸边拉船。汽艇编队刚过香溪镇这是秭归县最大的港口,

    “飞机,飞机。”船上一个孩子喊起来,赵诚连忙掏出望远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汽艇连忙靠岸下锚,让乘客到岸边的竹林里隐蔽。船员们有的去安装伪装网,有的跑到了高射机枪旁边,民生公司专门给他们训练过。赵诚向他们挥手致意,暂时不要开枪。

    日本人的水上飞机,大摇大摆的在香溪镇转了一圈,居然降低高度,停在了边的浅滩上。飞行员关了发动机,从机舱里爬出来,居然跳到岸边开始尿尿。赵诚估算了一下距离300米不到,瞄准了鬼子胸部,慢慢的扣下了扳机。机枪声响,正在撒尿的日本飞行员,猛地抽搐起来,然后摔倒在地。

    赵诚拎着自己的二十响驳壳枪就跳下了船,顺着江滩留一路小跑了过去,在二十米开外又朝日本人身上补了两枪。机枪打飞了日本飞行员的左臂,赵诚看着地上的残肢非常郁闷,手表又他么摔坏了。他仔细的搜了身,还行,这小子腰里的带的是花口撸子,机舱里有武士刀,飞行图囊里还有几块巧克力和一包奶糖。远处的竹林里的乘客已经开始欢呼了,赵诚非常郁闷,他不会开飞机。

    孙莹是第一次近距离参加战斗,刚才枪响的时候,她下意识的捂着耳朵蹲在了地上。看着赵诚跳下船冲上去的时候,她也咬着牙跟了上去,看着肠穿肚烂、肢体残缺的鬼子飞行员,孙莹吐了。

    好不容易才缓过来,又看见赵诚在翻动尸体,搜刮值钱货,这家伙连日本人的靴子和帽子都没放过。孙莹又吐了个天昏地暗。

    乘客们又上了汽艇,船长们商议了一下,把最后一艘汽艇上的乘客转移了六十人到其他船上,飞机用缆绳紧紧栓在了艇尾。

    汽艇编队放慢了速度,不少乘客发起了牢骚,赵诚宣布,到了地头,可以凭着船票退二钱黄金。牢骚顿时消失了。

    注:本章摘用了“三联周刊”及“百度”上部分内容。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zhulang.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