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庄子的故事 > 第663章 《逍遥游》白话文解读

第663章 《逍遥游》白话文解读

 热门推荐:
    这篇逍遥游白话文原文摘录于互联网,为了便于阅读,将其分段了。作了一些改动,改动不大。阅读古文还是请大家多看别人的白话文解读和注释,鉴别理解原文的意思。

    北方的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大。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扇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当它飞起来的时候,翅膀扇起来的大风把海水也卷了起来,它这是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一本专门记载一些怪异事件的书。根据这本书上面的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旋转着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大鹏飞过的地方,像野马奔腾那样,到处都是飘飘扬扬的尘埃,大地上的万物都因为风吹而动了起来,好像是大地在呼吸一样。天空苍苍茫茫的,看不到以前原本的样子了。

    这不由地让人感叹:这难道就是大地上面的天空、大地本来的样子吗尘埃一片,没有尽头吗

    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下面尘埃一片,没有尽头。大地上的所有一切,都被尘埃弥漫了,一切都看不见。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承载大船的力量。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放一片小草当作一叶小舟是可以的。要是放一个杯子当着大船,杯子放在上面就会被粘住,水就承载不起这艘大船,这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如果风没有聚集起强大地能量、没有足够大的空间的话,也就无法承载大鹏那巨大的翅膀和它那巨大地身躯。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就开始朝南飞。

    大地上,树木、草丛中的蝉和小斑鸠看见大鹏后,讥笑大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到附近去旅行的人,只要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感觉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

    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知道什么呢

    它们的眼光就这么点远,生活空间就这么点大,它们知道什么呢它们知道世界有多大宇宙有多大它们知道它们在这个世界里算什么呢

    所以说:小智慧无法跟大智慧比,寿命短的无法跟寿命长的比。

    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因为寿命短,它们看不到。

    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因为寿命长。

    彭祖是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活了八百岁,他因长寿而闻名,众人要是与他相比长寿,岂不悲催了一般人正常寿命也就百十岁,是不是可彭祖在灵龟面前、大椿面前,八百岁又算什么呢

    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

    棘说:“在极远的北方苦寒之地,有个大海,就是传说中的天池。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转的风盘旋而上到九万里的高空,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沼泽地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蹦跳一下就飞起来了,飞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上面盘旋,表现就相当地好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飞到那里去干吗呢”

    这是大和小的区别。

    所以要是那些才智能胜任一方官职的人,言谈举止能够让一方百姓效仿的人,德行能投合君王心意的人,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人民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觉得自己确实是这样地人那么他们也就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他们的境界,不过如此而已。

    这些人跟宋荣子比起来,不禁让人耻笑。

    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更加努力,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感到沮丧而放弃。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在意别人认为的荣誉、耻辱价格观,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刻意去追示,一切随缘。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这次的祈福行动有没有达到目的,并没有刻意去追求。

    列子乘风而行虽然免了步行,但还是有所凭借的。

    他凭借了什么呢为什么他可以乘风而行呢

    如果是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邀游于无穷的境地,是可以的。你说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所以说:不追求自己的存在感,哪怕别人把你当空气,该怎么做事还是怎么做事,这就是“至人无己”。

    不追求别人认为的那种功劳,做该做的事。在不影响生命的前提下,该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不强迫自己做,这就是“神人无功”。

    不追求名,不追求利,做该做的事。在不影响生命的前提下,该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不强迫自己做,这就是“圣人无名”。

    活着是目的,是任务,一切影响生存的事不去做,一切有利于生存的事就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而小火把还不熄灭,它想干什么想跟日月争辉吗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难了吗及时雨降下了,就不需要灌溉田地了。人为地把田地灌溉得成为泽地,那不是徒劳吗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还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惭愧极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名,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我难道要放弃做人而去追求名吗鹪鹩在深林中筑巢,只要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只要肚子喝饱。请你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没有什么用厨子虽然不下厨,主祭的人却不应该超越权限而代行厨子的职事。”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不切实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实在是太不近情理了。”

    连叔问:“他都说了些什么呢”

    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能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

    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子与瞎子吗思想上也有聋子和瞎子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

    那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他站在这个高度上来看待世间之乱,他哪里还会费这个心思去管理人间的那些琐事

    像他那样的人,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能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会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仁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人间琐事当作己任呢

    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冬衣、帽子到南方的越国去卖。结果南方天气热,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衣服和帽子。不需要,自然就没有人理他。

    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局势之后,就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高人。听了四人讲道后,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是治理天下的人。”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我把它切开当瓠,可它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

    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

    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卖还是不卖,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

    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后,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进犯,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结果吴国人有了不冻手的药,手不裂方便作战,大败越人,吴王因此割地封侯来奖赏他。

    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衣物,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脑子还是转不过弯来,太不会用大了”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今天你说的那些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都不理你了。”

    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

    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没有用处的荒漠之中,那里广阔无边,你可以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

    这样地大树虽然没有用处,但它在这里也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可它也没有什么困苦啊”